产业兴农结硕果 乡村沃野绽新颜
当前,正值淮山、粉葛丰收季。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新圩村的田间地头,农户手持铁铲,将农田挖出沟壑,再细细深挖,很快,垂直扎根在土里的淮山、粉葛便显露出来。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近年来,新圩村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全村种植淮山、粉葛超1500亩,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同时,新圩村还因地制宜发展深加工产业,打造了淮山农业公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种植淮山、粉葛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近日,笔者来到新圩村走访,只见连片生长的淮山、粉葛植株如波浪般起伏,生机勃勃。“每天傍晚5时左右,就有收购商来村里收购淮山、粉葛。”新圩村村民刘俊林一边劳作,一边对笔者说,“我从去年开始种植淮山、粉葛,现在正忙着收获,后续我打算使用挖掘机协助采挖。”刘俊林介绍,他之前在外地做生意,后来看到村里的农业发展形势很好,便回到家乡,流转了15亩撂荒地种植淮山和粉葛。“采挖工作可以持续到 3 月底,预计淮山的亩产量有1250公斤,粉葛亩产量有1500公斤。采挖结束后,我打算重整地块,开始新一轮的种植,届时,我准备把种植面积扩大至25亩。”刘俊林满怀信心地说。“现在,村里种植淮山、粉葛的农户超120户。”新圩村村委会副主任黄海河告诉笔者,新圩村的田地为松散、肥沃的沙质土壤,加上当地拥有充沛的水源和特有的湿热气候,为淮山和粉葛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并造就了新圩淮山、粉葛的独特风味:淮山粉糯清香,粉葛清甜无渣。“为了使淮山、粉葛的品质更好,近年来,我们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并在他们的指导下改进了种植技术,同时对品种进行改良。如今,我们种植的淮山品种为小叶淮山,其口感更加香糯。”黄海河说。发展深加工产业丰富农业体验种植淮山和粉葛让村民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近年来,新圩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收购农户的淮山、粉葛,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与此同时,该村还积极吸引投资、整合资源,推动淮山粉、粉葛粉等深加工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随着淮山、粉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新圩村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新圩村“淮山之乡”“粉葛之乡”的名号也越叫越响,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和游客慕名而来。近日,新圩村淮山农业公园里热闹非凡,一批前来团建的游客纷纷走进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劳作带来的快乐。“在这里,我了解到了淮山和粉葛的种植过程,看到了它们的采挖场景,甚至还能参与其中,体验即挖即吃的乐趣。”游客李思寒说,新圩村不仅有美味的土特产,还有干净的街道、整洁的房屋以及开阔的广场和公园,在这里,他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近年来,借着乡村振兴战略与 “百千万工程” 的东风,新圩村积极开展乡村建设。一方面,实施房屋外立面改造,推进道路硬底化工程,持续强化乡村治理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挖掘本土特色,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其中,以“公园就是农田、农田就是公园”理念打造的淮山农业公园,已成为新圩村农文旅发展的重要载体。自开园以来,淮山农业公园陆续开展了“淮山王”评比、淮山文化旅游周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黄海河表示,接下来,新圩村将在推动种植、加工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例如,利用新圩村四面环水的地势,把村内13.14公里的骑行绿道和石拱桥连接起来,以“鹊桥相会走完一生一世”的概念,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陈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