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18 浏览次数:130
“哞—哞—”,几声稚嫩的牛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别看牛这么多,我们只管养,不用操心销路。”近日,在吉林省农安县杨家洼子村,养殖户田国林激动地告诉来访的笔者,他在长春城开农投集团认购了100头母牛,全部采用“放母收犊”的模式进行养殖,完全不用担心品种不好、没有销路的问题。
田国林是一位老“牛倌”。过去,他常常因为找不到好牛种、养殖技术落后和销售渠道不畅,而对养羊缺乏信心。现在,“放母收犊”模式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放母收犊”模式即由龙头企业将优质怀孕基础母牛投放到具备养殖能力的养殖场(户),双方签订回收合同,其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待母牛生产后,再按约定价格回收牛犊,解决了养殖户卖牛难题。
近年来,农安县以入选农业农村部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实施“百万肉牛”工程,力争“十四五”末全县肉牛饲养量突破100万头。
基础母牛的规模与质量是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年以来,农安县对基础母牛养殖给予重点扶持。该县针对基础母牛存栏10头及以上,且项目期基础母牛增量超过50%(含50%)或现有存栏基础母牛15头以上(含15头)的养殖主体给予补助。2024年,该县将补贴对象调整为县行政区内基础母牛存栏13头以上(含13头)的养殖主体。
同时,该县畜牧部门遴选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当年在部门备案的繁殖员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并将省级统一招标采购的优质冻精,免费提供给养殖场(户)使用。目前,农安县能繁母牛数量实现显著增长,由项目实施之初的15.18万头,增加到21.39万头,2024年新增犊牛16.48万头,其中母犊牛8.7万头,占比53%。(赵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