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工艺文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日期:2025-01-04 浏览次数:386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南汉村是远近闻名的“非遗村”,村里有19位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近年来,这里的非遗传承人围绕市场创新求变,让宫廷工艺文创产品“飞入”百姓家。

走进南汉村,只见“雕填漆器髹饰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缑建辉先将设计好的图案纸反贴在一个木质杯垫胎体上,用勾线笔描出轮廓,接着拿起牙刷轻掸,落下的涂粉瞬间在胎体呈现出了精美图案。随后,他又拿起工具,依色将矿物质颜料填充其中,再以刀代笔,雕刻纹路,进行戗金。

笔者了解到,这是一种通过填漆和戗金两种髹饰技法结合制作漆器的工艺,也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

南汉村距离北京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数十公里。20世纪70年代,当地创办工艺品厂,9位北京知名老师傅来到这里,也将百宝嵌、金漆镶嵌、玉雕等传统宫廷工艺传授给了当地人。后来工艺品厂解散,在工厂学徒的村民将这些宫廷工艺传承下来。缑建辉就是当时的学徒之一。

缑建辉说:“近年来,当地工匠围绕市场需求创新产品,除制作宝座、屏风、床榻等传统仿古家具外,还推出了茶杯垫、茶叶盒、首饰盒等漆器小件产品,售价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受到市场欢迎。相比过去主要用于观赏、收藏的仿古家具,现在制作的小件文创产品更具实用性,价格也低。”

周洪俊在南汉村从事百宝嵌工艺文创制作,这个工艺是将珍珠、珊瑚、宝石等名贵材料根据质感和颜色,镶嵌在漆器或木器上。他用镶嵌工艺制作的各类工艺品,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前来。

近年来,南汉村坚持以非遗传承发展为重点,创新经营模式,使特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周洪俊说:“我们通过创新,推出用百宝嵌工艺制作的文创产品,受到青年人的喜爱,让更多宫廷工艺产品走进普通人家。” (陈林   宋敏涛)